2015年8月22日,日本松本,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,3-1力克塞尔维亚,拿下世界杯开门红,为最终夺冠埋下关键伏笔。
这是郎平重组后的“朱袁张”(朱婷、袁心玥、张常宁)首次国际大赛合体,而塞尔维亚坐拥“黄金一代”——米哈伊洛维奇的重炮、博斯科维奇的犀利扣杀、拉西奇的高拦网,赛前被视作夺冠热门。两队此前交手记录胶着,且此战胜负直接关系奥运入场券争夺,堪称“提前上演的决赛”。
首局乱战失分(18-25)
塞尔维亚凭借米哈伊洛维奇连续后三强攻得手,中国队一传波动频繁,丁霞替补上场仍未能扭转颓势。
次局觉醒(25-20)
郎平换上颜妮加强拦网,朱婷4号位斜线打穿三人拦网提振士气,张常宁发球轮连得5分,中国队拦网单局拿下6分。
三四局碾压(25-15/25-19)
丁霞“带刀二传”属性爆发,与袁心玥配合快攻如入无人之境。全队拦网成功率飙升至42%,塞尔维亚主攻米哈伊洛维奇被限制到后两局仅得5分。
1. 拦网14-3的统治力
中国队用身高优势织起“天网”,袁心玥单人贡献5次拦死,塞尔维亚全场仅有3次拦网得分,主教练特尔季奇赛后直言:“我们像撞上了一堵水泥墙。”
2. 朱婷的王者时刻
24分全场最高,其中关键分成功率78%,央视解说洪钢感叹:“朱婷的扣球线路像用尺子量过,专打防守死角。”
3. 失误控制的教科书
中国队失误送分12分,比对手少11分。郎平在赛后采访中强调:“年轻队员最怕自乱阵脚,今天她们把失误控制在了‘生存线’以下。”
这场胜利让中国女排重拾“老女排”的韧劲。前队长冯坤评价:“从0-1到3-1,姑娘们打出了郎导强调的‘每一分都是赛点’的精神。”
奥运门票争夺占先机
凭借本场3分积分,中国队最终以10胜1负力压塞尔维亚夺冠,直接锁定里约奥运资格,而塞尔维亚也以亚军身份晋级。
新一代核心确立
朱婷荣膺赛事MVP,国际排联官网称她“重新定义了主攻的攻防价值”。张常宁、袁心玥的稳定输出,标志着“郎家军”完成新老交替。
这场战役不仅是一次技术胜利,更是心理蜕变的开端。4个月后的里约奥运会,中国队再次3-1击败塞尔维亚夺冠,印证了郎平所说:“松本那一夜,她们真正学会了打逆风球。”
给未来比赛的建议
这场五年前的经典对决,至今仍被球迷称为“觉醒之战”。正如现场记者:“当丁霞暴扣拿下赛点,整个松本体育馆都在震颤——那是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的脚步声。”
发表评论